师范学院
一、点说学院
学科建设:拥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4个领域招生。
专业建设:开设6个师范类本科专业,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专业与地理科学专业为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平台建设:拥有辽宁省家庭教育研究基地、沈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研究基地等5大平台,拥有辽宁省高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 。
特色优势:百年历史,博学笃行,厚德明理,一专多能,为辽沈地区的“教师摇篮”。
二、学院简介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06年创建的新民公学堂。开设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6个师范类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370 人,研究生93人。
现有专任教师11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6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2人,万层次人才4人;沈阳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沈阳大学教学名师3人。
学院平台资源丰富,拥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建有约2000平方米的教师教育实训室及3000平方米的理化实训室;拥有辽宁省家庭教育研究基地、沈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研究基地、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沈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沈阳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近三年承担国家级课题项目3项,省、市科研立项近百项,教师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12项;发表论文106篇,其中SCI、EI、CSSCI、SSCI、ISTP等检索22篇,中文核心期刊10篇;出版专著、教材17部;获得发明专利8项;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7项及省级一流课程5门;学生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近60项。
学院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签署就业、实践基地75个,就业前景良好,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90%以上。学院先后被评为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党委,沈阳市委教科工作委员会先进党委,沈阳市“三八”红旗集体。
学院主页:http://sfxy.syu.edu.cn
咨询电话:024-62721006
微信公众平台:沈大师院 SYU-SF-NEWS
三、专业导读
1.小学教育(师范)专业
专业实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沈阳市重点建设专业,具有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专业办学历史源于1906创建的新民公学堂以及1958年建立的沈阳市师范学校,百年历史传承、专业实力雄厚。目前80%的沈阳市各小学校长、主任、骨干教师及市区级教研员为该专业毕业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高尚师德、优良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专业知识储备、较强教育教学和反思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小学及相关教育机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小学教师。
核心课程:教育概论、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法规、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大学数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就业深造:毕业生可就职于城乡小学或其它线上、线下教育机构等相关行业,从事小学班主任、各学科教师、管理人员等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可申请或报考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2.学前教育(师范)专业
专业实力: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辽宁省学前教育联盟成员;以研究生教育为学科支撑,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教研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博士、硕士学历教师占比88.9%,拥有15个专业实验室。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素养、职业信念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怀有高尚的育人情怀,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学前教育理论素养及扎实的保教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幼儿园、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具备执教、反思、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幼教人才。
核心课程: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幼儿园健康教育、幼儿园语言教育、幼儿园艺术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就业深造: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幼儿园园长、办园者、教学主管、教师、教学机构管理等工作。可申请或报考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典型升学高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3.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专业实力:开设于1978年,文脉悠久、赓续鼎新,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0%,硕士生导师4人,沈阳市教学能手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人才1人,沈阳市拔尖人才1人。近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28篇,SCI收录论文15篇,出版著作4部;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3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拥有信息化教学实践实验室1个、师范技能教室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9个。
培养目标:围绕“一践行,三学会”的要求,培养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文与科学素养,热爱教育事业,掌握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系统扎实的数学学科知识和能力,能在中学及各类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研究与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概率与统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深造:作为基础性专业,与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金融保险、经贸管理、化工制药、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领域密切关联,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在中小学及各类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研究与管理等相关工作,在其他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可申请或报考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4.物理学(师范)专业
专业实力:开设于1978年,拥有一支年轻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9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辽宁省教学名师1名,“沈阳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1名。近三年承担线上线下混合式省级一流课程1门,主持校级网络精品课1门,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承担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在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化学学会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等主办的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EI学术论文18篇。拥有2000平米设备完善的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余个教育实习基地。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辽宁省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辽宁省挑战杯等各类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70余项。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系统扎实的物理学科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中学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中学物理与教学论等课程。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深造:毕业生可在中学、教育或科研机构等从事教育教学、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和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等相关工作,也可到企业中从事材料科学、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等工作;可申请或报考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典型升学高校包括东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多名毕业生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教学名师等各类荣誉称号。
5.化学(师范)专业
专业实力:开设于1978年,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博士11人,博士比例80%;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承担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8项,沈阳市科技局项目1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EI学术论文68篇;获得发明专利26项。现有化学实验室面积1000多平方米,教育实习基地16个;近年来学生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7篇(部分为SCI、EI检索)、开展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2项;在辽宁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辽宁省大学生中学化学教学技能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辽宁省挑战杯等各类比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70余项。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化学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系统扎实的化学知识和能力,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及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发展潜力,能够胜任化学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学教学论、化工基础等课程。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深造: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从事中学化学教育、小学科学教育、基础教育培训与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从事与化学相关的化工、制药、环保、建材、机械、冶金等行业工作。可申请或报考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在高校任教或出国深造。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辽宁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等。多数毕业生成为多个省市地区的中学化学教学骨干,部分成为省市级教学名师、中学校长。
6.地理科学(师范)专业
专业实力:辽宁省内普通高校仅有的3个布点专业之一,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2015年辽宁省本科教学评估中排名第二(七家地理科学类单位综合排名)。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完整;具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沈阳市优秀专家1人,教育部曾宪梓优秀教师奖1人,沈阳市教书育人模范教师1人。近五年学生获“挑战杯”国赛三等奖、辽宁省特等奖、“创青春”辽宁省金奖、铜奖、“互联网+”辽宁省二等奖、全国地理师范生技能大赛等一等奖、二等奖等,在各级各类大创项目获奖、立项等82项。
培养目标: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文与科学素养,专业能力扎实、教育教学能力较强,能够胜任中学及各类教育机构教学、研究与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地理教育人才。
核心课程:地球概论、地理学导论、地图学、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植物与土壤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遥感概论、水文与水资源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课程。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深造:毕业生可在中学、各类教育和科研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等相关工作;毕业生遍布辽沈地区教育战线,担任地理教研员、中学校长、地理骨干教师等。毕业生可报考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学科教学(地理)、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研究生,典型升学高校包括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